衡量批判


以前不明白,為什麼和一些長輩在一起,心中總是有一股無比大的壓力,只想趕快逃離。原來,這些長輩總是會用慈愛關懷的口吻告訴你,這樣不好喔,這樣很不應該喔,這樣會讓你的父母師長失望難過,會讓辛苦教導你的老師的辛苦都白費了喔等等。在這些長輩面前,不管他們臉上帶著多麼慈祥的笑容,我總會覺得我就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,必須回家面壁思過,好好檢討自己。

有更甚者告訴你,你看誰誰誰,做了甚麼甚麼呀,害他的媽媽有多麼難過,這麼不孝的孩子你千萬不能跟他一樣啊,還有甚麼人,連老師家長都敢欺騙,騙了上補習班的錢和其他孩子跑出去野,真是不應該呀一面說一面語帶哽咽,弄得好像這些該天打雷劈的事情是我所造成的一樣,小時候的我,那時心中莫名地羞愧和難過不知從何說起,雖然,這些原本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按照大衛霍金斯的能量概念,羞愧是非常低的能量頻率,低到比半夜在外頭遊蕩的孤魂野鬼還低。而我小時候常常受這些諄諄教誨的慈愛長輩影響,漸漸地,就開始變得鬼頭鬼腦、過度敏感加上潔癖妄想,正義感十足卻無法潔身自愛了。

這些長輩對我的關愛是肯定不容置疑的,在他們所傳達給我的,也絕對是良善的因子,只是好像有哪裡不對,造成了反效果。

大學時有一位潛心修佛法的學長,有一次到他的宿舍借電磁學筆記,順道問問去年的考古題。就在他的宿舍門口,一隻小強」突然竄出來,我當下毫不猶豫,本能地一腳踩扁。那時學長衝出來,口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唸,眼神帶著無限責難、幽幽地看著我,然後慎重其事地用衛生紙包起那隻蟑螂,念起<往生咒>來。

結果呢,學長的眼神和做法,讓我差點要跪下來跟蟑螂說對不起,我欠你一條命了。那個學長的當下反應,完完全全是一個對萬物充滿慈悲的表現,但是,我呢?難道我就是一個只能在六道輪迴裡沉淪,無可救藥的芸芸眾生嗎?

道理並不是這樣的。

佛說:菩薩畏因,凡夫畏果。目前以我們在這三界內根器駑鈍的凡夫來說,一些善惡好壞,我們無法預知像蝴蝶效應一般,後續無遠弗屆的影響會是甚麼樣子,所以是無法妄下斷語的。一些的判斷分辨,都是盲目無明的業障。甚麼是善業、什麼是惡業、無記業?又豈是哪個凡夫說得準?菩薩都不知道了,所以菩薩畏因,對所有業力的根源敬畏遠離;我們凡夫呢,只能是非著相,胡說八道一番,自然害怕要承擔甚麼樣的後果。

這些問題出在衡量、批判上。小時候大人用他們的道德理想﹐灌輸給我他們認為在這世間最正確的處世原則,卻也同時用衡量、批判帶給我一些他們極強大的負面能量;慈悲的學長以身作則,展現了對萬物無盡的關懷和疼惜,卻也同時對我無心的下意識反應,用「衡量、批判」進行了殘酷的責難。

這些都只是低頻率的人際互動,對靈性成長有百分之一千、一萬的傷害。

讓我們換一種方式吧,別讓這樣的「衡量、批判」成為我們開悟與成就人生的障礙,只是用愛去觀照即可。用愛去觀照,自然所有的能量頻率往上攀升,自在喜悅,不受業力流轉所牽絆,這樣的生命,才沒有壓力,沒有框架束縛,各種無限可能才能一一展現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就如你所言
    用愛去觀照
    用愛去提升
    讓生命自然去展現它真實原貌
    是篇好文
    推薦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你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,直接決定了你自己的生活

    你無須試圖說服他人,也不用努力表現,別人如何看待你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,你如何看待你自己。當你肯定你自己,你就會遇到真正欣賞你的人。

    回覆刪除

那孩子要的是甚麼?

  那是你最為熟悉的一個孩子,最貼近的一個孩子。倔強、敏感、無助,而且拉著你的衣角不放,你已經習慣這樣的拖累而牽絆,也為這個孩子的存在感覺無奈和疲累,你為這個現實的世界中所有的外務繁忙,你也在大多數的時候忍心無視於這個孩子的存在。   在夜深的時候,你偶爾會聽到這孩子低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