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自己的練習筆記 5 _ 與情緒共舞


如果說,所有的一切,都是中性的,這些中性的機緣,在跳脫是非善惡的分辨之下,都只是生命中單純的存在。那麼,這些中性的人、事、物,何以帶給我們高低起伏的情緒波瀾呢
?

 

再怎麼平靜的水面,如此輕的風徐徐拂過,也有水波漣漪;再深沉的海水,浪濤也從不曾停歇;宏偉的高山,雲霧裊繞,聚了又散,散了又來。我們可以明白其中那些恆常不變的本質,地是地、水是水、風是風,怎麼我們還是會在風雨浪濤中隨之動心,隨著無常變幻的因緣循環,生生滅滅的無明妄想,而苦惱不已呢?

 

在大澈大悟之前,我們總是為那些變化無常的人生風景悸動。因為我們還在這肉身之中,我們避免不了情緒。其實,情緒和那些中性的機緣境遇一樣,沒有好壞,沒有對錯,情緒,就只是情緒而已。

 

情緒是我們勾勒生命的美麗畫筆,有了情緒,才有了繽紛的色彩,才有美麗的生命圖畫。

 

情緒,更是幫助我們覺察自己的信使,給了我們最真實,心靈中的訊息。

 

情緒來自於我們的「情緒腦」,在理性思考外的大腦邊緣系統,真實的情緒,絕對不是思考分析歸納下的產物。情緒,直接連接到我們的深層記憶、潛意識之中,直接按照我們的生命藍圖,命運劇本,給了我們溫暖的晴天,迎面刺骨的風雪,還有輕柔搖動的漣漪,與驚心動魄的波浪。

 

情緒也沒有對錯好壞,情緒,只是情緒。

 

無奈的是,我們從小到大,受到社會規範、家庭教育、團隊制約的力量所箝制,我們一直害怕我們的情緒表現。

 

你害怕?那你是膽小沒種的人;你生氣?你是如此心胸狹隘缺乏寬容的人;你難過?你是如此可悲,過度敏感脆弱的人

 

我們不想要這些控訴與責難,於是我們開始防衛,我們不讓別人發現我們的情緒;我們開始分析,用所謂的理性思維去「合理化、邏輯化」情緒的因由,為情緒編造故事;我們開始掩蓋隱藏,把情緒物當作是毒蛇猛獸,避之唯恐不及。

 

情緒真的只是情緒,真正產生高頻、低頻能量的,並不是情緒本身,而是我們用以逃離情緒、忽視情緒的防衛、理性分析、掩蓋躲藏的念頭罷了。

 

我覺得我就這麼沒用,我覺得我註定失敗,我辜負了,我覺得我被背叛了,我被拋棄了,我不受重視,我被玩弄了,我被命運殘酷對待,我的辛苦努力都是白費,我總是用真心換絕情,沒有人可以了解我的痛苦 ,這些這些,並不是情緒,而是我們不願意面對情緒的想法,無明的自我防衛執念。

 

我很焦慮,我很煩躁,我陷於恐慌 ,這些,並不是情緒,而是我們不願意面對情緒的源頭,對自己的真性情殘忍地逃避、壓抑。

 

我的血壓上升,臉部脹紅,我生氣了;我的胸口沉重,我想哭,我現在很傷心;我的腳在發抖,臉色慘白,我現在很害怕 這些,才是情緒。

 

對於情緒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面對、感受。

 

一個平淡無味,沒有高低起伏的戲,沒有人會認為那是一齣好戲;完全沒有情緒揮灑的人生,也不會帶給我們靈魂的學習成長,讓我們揚升。何況,沒有永遠停不下來的風雨,也不可能有不停歇間斷的波浪。情緒,是美麗的禮物,我們藉此覺察,也藉此明白真正的生命智慧。

 

情緒來了?讓我們不再用無明幻想去抗拒、去逃避、去壓抑,我們只要深呼吸,覺察自己的情緒所在,慢慢的吐氣,再深呼吸,覺察,再吐氣,深呼吸、覺察、吐氣, 如此,情緒總是會欣喜的在我們的覺察中留下給我們的美麗消息,隨即轉身離去。

 

情緒離開之後,還會剩下甚麼呢?甚麼都沒有,只有我們自己給自己的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那孩子要的是甚麼?

  那是你最為熟悉的一個孩子,最貼近的一個孩子。倔強、敏感、無助,而且拉著你的衣角不放,你已經習慣這樣的拖累而牽絆,也為這個孩子的存在感覺無奈和疲累,你為這個現實的世界中所有的外務繁忙,你也在大多數的時候忍心無視於這個孩子的存在。   在夜深的時候,你偶爾會聽到這孩子低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