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情至性之當下


過去發生的事,有甚麼樣的人,能擁有足夠的智慧能夠清清楚楚的全然明白其中的意義?有多少人能夠徹底了解這些個過往的故事,在我們的生命過程,醞釀發酵出甚麼樣的價值?

應該沒有吧。我們對書本上的歷史,總是依賴著獨斷的旁人,史學家來告訴我麼那是甚麼;而自己的人生歷程,沒有人能,也沒有人願意告訴你其中有多少真味時,我們就在心中不斷反覆思索,通常只是越弄越糊塗、割捨不下,顧影自憐,讓自己意識裡充滿了孤寂、背棄與後悔。

而未來的事呢?等待未來是一種無明的根源,其中很難找到真正沒有瑕疵的快樂。莊子在逍遙遊中描述的大鵬鳥,苦苦等待風起才能展翅上雲霄千里萬里,這樣的辛苦讓在林間輕易蹦跳的小鳥懷疑與輕視。我們的等待,通常為未知的事物所產生的恐懼害怕而憂愁,或許興奮期待著甚麼,但這樣的心境也伴隨有著害怕失落結局所產生的心情,所以,未來的事,或許近在眼前,也更難以理解掌握了。

國外朋友的一段話,很有意思,翻成中文又別有一番風味了。

I don’t wish you understand what happened behind you.
I don’t wish you understand what’s waiting in front of you.
What I wish, is that you understand what is with you.

無意之過往,無聊于將至,惟情至性,只有當下自在相隨相依。

其實這話原本是這個外國朋友在鼓勵他的業務團隊,不要總是受過去的自己所影響,也不要試圖去了解將要發生的事情將給自己帶來甚麼,只要明白,當下伴隨著你,在你內在擁有的。

很多人受過傷,所以開始不願意去相信;更有些人因為過往(自我定義下的)錯誤判斷,讓自己停下腳步,閉起眼睛、蓋住耳朵,但是這些個過往故事,在生命中的真正價值,是沒有人有那樣的智慧去批判的,人通常只在自己的意識裡留下「早知如此何必當初」的記憶。而未知未來,過度的揣測期待,更是讓自己沉淪於「會受傷」的預期負面經驗記憶裡,擔心永遠不會發生的,更有的,讓「莫非定律」在生命中不斷重演,讓生活永遠在顯化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情節。

當下已經有的,隨著你、伴著你、因你存在而有的自在快樂,那才是我們應該去了解、去好好體會,擁抱讚美的,不是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那孩子要的是甚麼?

  那是你最為熟悉的一個孩子,最貼近的一個孩子。倔強、敏感、無助,而且拉著你的衣角不放,你已經習慣這樣的拖累而牽絆,也為這個孩子的存在感覺無奈和疲累,你為這個現實的世界中所有的外務繁忙,你也在大多數的時候忍心無視於這個孩子的存在。   在夜深的時候,你偶爾會聽到這孩子低聲...